房地產大行業離不開政策與宏觀經濟、金融大環境。高屋建瓴、大處著眼,才能真正讀懂。
央行:及時校正金融機構過度避險行為 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6月2日,人民銀行、外匯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有關扎實穩住經濟的金融政策。
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介紹,近期以來,已有多個城市在國家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框架下,因城施策,結合當地房地產市場形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優化完善房地產政策。人民銀行也會同銀保監會將全國層面首套住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下調20個基點,也就是原來是LPR,降為LPR減20個基點。5月20日,人民銀行引導五年期以上LPR下行了15個基點。人民銀行采取的這些措施有利于減輕居民家庭房貸負擔,也有利于促進消費、投資和宏觀經濟大盤。
潘功勝指,去年下半年以來,少數房地產企業由于長期“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的經營模式不可持續出現風險,并對市場產生了較強的溢出效應。人民銀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配合住建等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出險企業風險化解,及時校正金融機構的過度避險行為,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加大并購金融服務力度,支持以市場化方式出清風險。
我國城鎮化仍處于發展階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較大,租購并舉發展模式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房地產的建筑、銷售活動都是人員比較密集的。前段時間,受疫情多發散發影響,房地產建筑、營銷活動受阻,房地產市場銷售、貸款等數據有所下滑。當前,疫情形勢正在逐步好轉,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房地產市場交易的活躍性上升。近兩周,多地房地產市場高頻數據已經顯現出這一趨勢。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發展模式的要求,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銀保監: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提升綠色金融管理水平
6月2日,據銀保監會網站發布消息,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
《指引》強調,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堅持穩中求進,調整完善信貸政策和投資政策,積極支持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建設,支持重點行業和領域節能、減污、降碳、增綠、防災,實施清潔生產,促進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落實碳排放、碳強度政策要求,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有保有壓、分類施策,防止“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同時,漸進有序降低資產組合的碳強度,最終實現資產組合的碳中和。
《指引》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加強投融資流程管理,做好授信和投資盡職調查,加強授信和投資審批管理,通過完善合同條款督促客戶加強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管理,完善貸后和投后管理。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提升綠色金融管理水平,采取差異化、便捷化的管理措施,優化對小微企業融資、線上融資等業務的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管理。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支持“一帶一路”綠色低碳建設。
北京印發穩經濟方案:激發城市更新投資活力 保障剛性住房需求
6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北京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激發城市更新投資活力,推動出臺城市更新條例,建立跨項目統籌實施機制,合理引導街區功能混合、用地功能兼容和建筑功能轉換。出臺存量國有建設用地盤活利用、功能混合等規劃土地激勵政策。出臺危舊房改建政策,危舊樓房成套化改造項目增加規模須符合建筑規模管控要求,并由各區單獨備案,增加規模除改善居住條件外可用于建設共有產權住房或保障性租賃住房。力爭2022年開工300個、完工10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試點項目累計達40個。
堅持“房住不炒”,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推動企業將存量商辦用房轉換為配套重點功能區和產業園區的人才租賃房、保障性租賃住房。依托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統,建立家裝企業和家裝人員“白名單”制度,落實“散裝散建”從業人員“一登三查”要求,安全有序放開家庭裝修施工,有效帶動家裝、家居和家電消費。
促進餐飲和文化體育娛樂消費回暖,舉辦第十屆惠民文化消費季,開展文化消費促進行動。鼓勵旅游平臺企業、旅行社開發暑期青少年戶外體育、科普、文化等實踐項目。打造20條“京郊之夏”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推出延慶消夏、密云休閑等10個“微度假”目的地。支持精品民宿發展,各生態涵養區年內落地1-2個生態文旅項目。
北京印發穩經濟方案:推動更多符合條件基礎設施領域REITs發行上市
6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北京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到,擴大生產性投資,加快推進重點功能區和城市副中心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建成北京奔馳汽車制造升級改造、京東方生命科技創新中心等一批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醫藥健康領域重大項目。前瞻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推進朝陽、海淀等超級算力中心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北京園博數字經濟產業園、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項目,加快一體化皮基站系統建設部署。
制定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梳理形成軌道交通、能源、水務、物流設施等領域年內開工重大項目清單,提早報批實施具備條件的軌道交通三期項目。
年內分兩批向社會公開推介重點領域民間資本參與項目,2022年6月底前完成首批項目推介、總投資1000億元以上。支持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合理擴大融資規模,重點投向本市戰略性產業和重大項目。
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發行上市。加強與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對接,支持保險資金在京運用,爭取更多中長期限貸款及長期資金支持本市重大項目建設。
南京出臺16條舉措促消費:支持首套剛性購房需求和合理改善性需求
6月2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南京市出臺《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增強服務業發展韌勁的若干措施》五項行動16條重點舉措,增強市場主體發展信心,促進消費市場復蘇回暖,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
措施包括,加快商貿展會經濟復蘇提振。支持商貿企業發展壯大,對規模增量位居全市前列的重點企業實施獎勵;對3萬平方米以上的專業消費類展會,給予最低10萬元獎補;對展覽面積1-3萬平方米(含)的專業消費類展覽項目,適當補貼場地租賃費用。
加大對旅行社、旅游景區、會獎旅游企業等經營主體的紓困資金支持;辦好中國南京美食節等特色活動,繼續發放餐飲助力券。
全年打造1000個消費新場景,繼續開展全市特色消費場景評選活動。對符合條件的品牌首店、旗艦店和相關商業載體,以及在南京舉辦國內外知名品牌首發、首秀活動的,及時兌現獎勵資金。打造100個體驗式、沉浸式體育消費新場景。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首套剛性購房需求和合理改善性需求。開展“極美南京、宜居宜業”系列房展會,促進住房供需對接。完善長租房政策,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供給,針對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
豐富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金融產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領域,以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綠色家裝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對暫時償還房貸確有困難的還款人,經過銀行機構認定審核后,年內給予延期還本付息期限。
杭州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推進企業境內外上市 推動建設房地產項目清單
6月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杭州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浙江省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實施方案》,方案包括8方面52條政策措施。
根據政策,方案提出16項促消費措施,包括:鼓勵發放消費券,結合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出汽車、購物、餐飲、旅游、體育和農產品等領域消費券,促進消費持續回暖。推動汽車消費,增加小客車指標投放,2022年新增有效期為6個月的小客車指標4萬個。對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給予2000-10000元/輛補貼。全面落實二手車交易增值稅由2%下調至0.5%減稅政策,降低二手車經營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提出加大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財政激勵獎補力度,對完成改制并設立股份公司并在證監部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的,給予一次性200萬元的資金補助;在境內外直接上市的,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的資金補助。推進平臺企業合法合規境內外上市。
與此同時,提出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加強房地產項目融資服務,推動建立房地產項目清單,完善融資對接機制,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增長。積極對接有并購需求的房地產企業,主動提供并購金融服務,支持房地產企業兼并收購優質項目。
上交所強化債券審核程序規范 落實“注冊制三原則”
6月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5號——審核程序》,旨在全面規范信用類債券審核程序,提高審核效率,接受社會監督。
據悉,此次新發布的指引對債券項目從申報受理到形成審核結果全流程環節進行了規范,主要有三方面變化:一是統一公、私募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的審核程序,優化各環節以及審核會議機制安排,建立簡明、清晰、透明,易于企業理解參與,利于規范執行的信用類債券審核程序。
二是將制衡約束機制貫穿各審核環節,明確反饋意見形成與出具流程、專家會議人員組成及權限范圍等安排,各環節設置多層把關復核機制,重點強化反饋會、專家會議的制衡約束效果,確保審核工作質量,扎緊筑牢廉政防線。
三是落實“放管服”要求優化審核效率,精簡部分流程節點與時限,主動公布審核工作的詳細流程步驟及節點時限,并將信用債融資咨詢機制嵌入審核流程,提供審核政策與審核進展咨詢窗口,讓市場更加了解審核、信任審核。
下一步,上交所將按照中國證監會部署要求,在債券市場落實好“注冊制三原則”,持續改進審核工作,提升審核效率,努力通過公開審核程序、優化審核機制,創造更便利、更高效、更具公信力的融資審核環境,更好地發揮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市場功能。
審校:徐耀輝